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

每股盈餘突然大增,是利多嗎?如何分析?以光明(8440)為例


      當我們看到新聞訊息說XX公司某季EPS大增,您會馬上衝進市場買股票嗎?如何判定這個EPS大增的內容為何呢?我的處理流程如下,我舉光明(4420)每股盈餘較去年同一期0.50大增至2.56為例:

一、看資產負債表股本是否異動。
從表一我們發覺股本沒有增加或減少,通常減少會造成每股盈餘增加。












表一、資產負債表

表二、普通股股本
二、看損益表是屬營業利益還是業外收入增加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股本沒有變動,就來看看損益表,發現營業外收入的其他利益跟損失大增,佔營業收入的73%,比去年同期的14%,增加了59%,這裡就得好好研究,這裡告訴我們了,在財務報告的附註六()有答案。

表三 損益表





表四 損益表


三、從附註中,了解增加原因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在附註中我們看到,因為在104629日取得宏州纖維工業股份有限公司5.3%的股權,與母公司宜進實業及其子公司綜合持股達33.54%,取得控制。

圖一 取得關聯企業說明片段

    從圖二可以看到,因為買進股權花了45,500,000元,因買進股權擁有之公允價值依股權比例認列為115,139,000元,因此產生69,639,000元的廉價購買利益,佔稅後淨利達到92%,也就是如果沒有這筆,每股盈餘會很難看,只有0.21左右 

圖二 廉價購買利益說明段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綜合以上情形,就我個人認知,新聞媒體在報導利多消息時,基本上不會說明利多是因為此種廉價購買利益造成的每股盈餘上升,然而,就財報的觀點,上市櫃公司已經忠實在財報裡面揭露了,可是投資人不看就不能怪公司啦,至於光明(4420)到底是不是黑馬股就不是本篇關心的內容,至少我不會買也不會買,我有聚陽已經夠了。


更多的案例分享將在我正在撰寫的書中,敬請各位前輩指教。

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

外資借券多代表不看好個股,股價走空?別被外資騙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雖然我的持股是長期投資,所以無需關心技術面,但也因為我是長期投資者,所以我的股票信託給銀行辦理出借(借券信託),所以對於借券狀況我也會注意,有些人說可以觀察借券狀況來了解外資對個股的多空看法,甚至有些朋友會花錢買觀察借券技術面平台的會員資格,我個人是認為從借券看多空的意義值得商榷,以小弟個人出借股票的經驗,外資借券不見得是放空,還有很多的策略,比如:
1.借券鎖籌碼:以小弟個人的聚陽(1477),外資從140元借走後,股價持續拉抬到近300,中間僅有股東會召開及除權息時還券,探究其原因,可能因為聚陽股本少,市場籌碼少,透過借券鎖住市場籌碼,利於股價拉抬
2.外資資金暫泊:彭總裁不喜歡外資炒匯,只要資金流進台灣不買股、債,彭總裁就會請外資喝咖啡,所以外資也喜歡借一些股價跟基本面穩定的個股,風險低,成本更低(因為借券息是按日計息)
3.可轉債套利:有發行可轉債的個股,因為股價超過可轉債價格的話,中間就會有價差,可是申請可轉債轉換成現股會有時間差,所以得透過借券來鎖住高點價格(高點時借券賣出,外資不能融券,所以只能用借券),低點再用現券回補。
4.就是看空:這點就不用解釋啦,大家都知道
5.心理戰:孫子所謂「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,而非戰也」。諸葛武侯所謂「用兵之道,攻心為上,攻城次之;心戰為上,兵戰次之」。反正新聞媒體都喜歡說借券量大是股市看空的表徵,那麼花個小錢,以日計費的利息,讓股價因為心理因素崩跌,這樣外資不用賣出,市場心理因素驅使股價自然下跌,這個利息錢付的非常划算,以2%費率而言,每日成本才2%/365=0.0054%,一個跌停板就10%了,可好賺呢。

更多的實際案例分享,在小弟的書中會有詳細介紹喔,敬請指教...............

省錢健康生活-地瓜葉種植

        在工業化以來,依據必較利益法則,大家生產自己比較利益的商品來交換,而非以前傳統農村自給自足在地飲食的模式,然而,一把地瓜葉經過產地生產、運輸、零售點配送等各個過程,浪費了不少的資源,既然小弟退休了,我的比較利益就是自己種啦。
        種地瓜葉,首先留下生長茂盛的嫩芽,把他插進水裡,3天後就會生根,再移到我的花盆跟花圃,這19只莖,可以照顧我一輩子的飲食,他會自己長大子又生子,子又生孫,子子孫孫繁衍不息,我只要注意他有沒有養分跟健不健康就好了,你還會在意外面地瓜葉價格貴不貴嗎?自己吃的不用在意菜價,況且這個莖只是各位家中的廢棄物,沒成本的;投資也是這樣,何必在意股價如何呢?獲利是不是穩定,穩定的殖利率才是我該關心的事。

剪一段莖,上面帶著生長旺盛的嫩芽,當然如果您在室內採光處用水扦插可以留較多的葉子是沒有問題的。

放在水盆裡在室內窗台扦插三天

水扦插三天後移植到尺二花盆




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

大豐電(6184)1041009追蹤-中彰投的台數科(6464)擁有大豐電股權已超過1.5%,所為何因?

        10471 3日新聞媒體刊載大豐電新北市五區(中永和、三峽、樹林及鶯歌)開台及轉投資新高雄有線電視10月開台訊息,隨即股價連日大漲,至716日漲抵最高點61.2元,然而這一波的漲勢,究竟合不合理,還是讓我透過理性的分析說明。
       透過元大點金靈系統,發覺期間主要下單券商為中信證文心分行,當周買超351(如表一),繼續往前調閱10441~630日買超情形(如表二),買超3,453張;累計買超達到3,804張(佔大豐電股本約2.7%),買入成本估計達到1.9億元之譜,以這個數量與金額而言,應該不是單純的炒作吧,我們再來追蹤一下。
        既然大豐電的股票是中信證文心分行下的單,那麼台中有誰對大豐電這麼有興趣呢?長年追蹤有線電視發展的我想到了會不會是台數科(6464),台數科是中彰投的地區的有線電視公司,目前已經通過上市審核ps.是否中信證文心分行就是台數科下的單小弟無從得知,但是經比對買超明細,看似僅台數科第二季季報資料顯示數量能滿足(台數科已於104年6月15日申請上市,目前為全台第五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)。





表一 資料來源:元大點金靈



表二 資料來源:元大點金靈
        調出台數科104年度上半年半年報,發現台數科子公司擁有2,202張大豐電股票,經調閱104年度第一季季報比對,確認台數科於第二季才開始大量買進大豐電持股,其企圖心不免讓人好奇,截至104年10月9日中信證文心分行仍持續大量買超大豐電,假若這就是台數科買入的,那麼台數科持股即將達到5%的年報大股東門檻。

表三 資料來源:台數科104年上半年半年報。
        目前態勢上看來這大量的搜購股權有兩個因素(指中信證文心分行持續買超這件事):
1.可轉債套利,以7月那一波而言,每張可套利近1萬元,相當於2成獲利(此波申請轉換約212張)
2.進入董事會,擴大合作與議價能力。

        至於大豐電是否合適加碼,個人認為有一個很大的隱憂是,大豐電仍有近12億的可轉換公司債明年即將到期,目前(104.10.09)轉換價格為50.64,也就是可轉債在市價超過此價格時皆有轉換利益,預期將全數轉換,股本將膨脹約17%,將嚴重侵蝕獲利在目前與中嘉的數位天空(土城區)及全國有線電視(板橋區)的競爭態勢下,前半年月費已經殺到每月250元左右,幾乎是成本價了,而新經營區(中永和、三峽、樹林及鶯歌,及高雄市四區)雖然搶到不少客戶,但是前半年優惠期對獲利沒有太大的提升,優惠期過後是否還會繼續殺價,有待觀察,小弟暫時是不會進場了,看看到底大豐電與台數科未來的發展是合作還是競爭(發信問了大豐電,石沉大海,應該跟上次一樣,很難回覆我與台數科的關係吧)。
更多的分析內容,將會在我未來的書中詳述,敬請期待........



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

台汽電(8926)追蹤-1040929

    台汽電(9908)103年度營收1,651,180,000元較102年度衰退38.22%,可是營業毛利反而較102年度增加379,456,000元,主要原因除了是以天然氣及煤炭為主的成本持續下調外(電價亦隨之下調),而101~102年度營業毛利為負數主要係菲律賓建置發電廠案遭遇阻礙,認列國外投資損失,目前已暫緩投入,故自103年度起本業獲利已趨穩定。
表一  資料來源:台汽電年報

台汽電主要業務為各類發電廠的建置、規劃與發電收入,隨著國內用電需求提升,因廢核聲浪高漲之影響,展望經濟發展之情勢,預期未來供電不足,對於民營電廠的依存度也將越來越高。
從台汽電103年度年報資料,我們可以看到台汽電在103年度財務比率,純益率竟然達到105%(表二),是不是寫錯啊?我們來看看純益率的公式
,這個公式告訴我們,台汽電的稅後淨利比營業收入還要高,每100元營業收入,卻賺到了105元,代表它的獲利來源不僅僅是本業,還有其他業外收入。

表二 資料來源:台汽電103年度年報
    由台汽電103年年報(表三)中我們也發現,台汽電汽電共生的發電量僅佔全台民間汽電共生系統發電量0.8%,比率極為微小。

表三    資料來源:台汽電103年度年報
然而,我們發覺台汽電轉投資星能、森霸、星元及國光電廠,發電量佔國內民營裝置容量之31.66%(表四),這一塊明顯對於台汽電的獲利有舉足輕重的影響。

表四 資料來源:台汽電103年度年報

我們又發現了台汽電103年度進貨前兩名分別為中印煤炭及義美食品公司,煤炭當然是做為燃料的成本,可是為何發電廠跟義美進貨呢?難道是工程師三餐包給義美食品嗎? 深入研究後,發現這是義美的汽電共生發電,全案的建置是由台汽電免費提供設備與人員投入,義美無償提供土地供建廠。台汽電與義美互蒙其利,這裡的進貨價格就是台汽電向義美購入電力的成本(表五)。
表五 資料來源 台汽電103年度年報
從年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,近三年銷貨收入仍以台電為最主要客戶,其次為大統益及怡華實業,大統益及怡華實業電力是由官田氣電再生廠直接提供,本業收入仍屬穩定(表六)。

表六 資料來源:台汽電103年度年報
我們從年報中發覺,台汽電對於關聯企業損益在103年度依據權益法認列1,291,586,000元,這個會認列在營業外收入,所以光是這一部分103年度就比102年度成長了16.8%,這裡收入的成長卻不會反應在台汽電的營業收入喔,所以大家往往看到台汽電月營收衰退就誤砍了他。
表七 資料來源:台汽電103年度年報

資料來源:台汽電103年度年報
    台汽電持有的關聯企業股份比例如下表,有些朋友會問我,為什麼不買大汽電要買台汽電,我個人的偏好是,反正我買台汽電就當了大汽電的富爸爸,而台汽電反而相對比較便宜。

表八 資料來源:103年度台汽電年報

    我們從年報中發現,103年度森霸、星元及星能等公司股權,認列廉價購買利益合計為402,379,000元(表九),對照台汽電股本5,894,485,950股,此廉價購買利益增加當年度EPS0.683元,所以我們在評估台汽電的長期獲利水準時,必須扣除此一次性的收入,才會比較客觀。所以台汽電當年度EPS2.93元,扣除0.683元後為2.247元,以此回推合理股價區間較為客觀。

表九 資料來源:台汽電103年度年報

      
利基:1.能源價格持續下跌,有助於汽電廠利潤提升。
            2.台電為其第一大股東,持股27.66%
            3.轉投資事業明細如下(表十):
表十 資料來源: 台汽電103年度年報
(取自台汽電102年度年報)
            4.5年平均值利率6.938(以當年底收盤價計算)
       
(取自台汽電102、103年度年報及公開資訊)
隱憂:
1.政府介入台電電價政策。
2.公平會對所屬四家電廠罰款13.55億元,相關新聞http://anntw.com/articles/20140718-Gyu6,雖然預判難以成立,但是風險性還是投資者應考量,假設敗訴,罰款僅占台汽電子公司年營收的4成六,影響不大(表十一)
3. 台灣電力公司對台汽電轉投資事業森霸、星能、星元及國光電力,提起聯合行為賠償損害之行政訴訟,求償金額約計95億,雖然預判還是難以成立,但是我還是把最壞的狀況列在下表,假設敗訴,賠款將吃掉子公司3.26年的獲利(表十一),另外由於子公司個別財報無法取得,不知是否有資本公積可資用於賠款。

表十一 資料來源:公開資訊 自行整理















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

有些產業不能只看月營收-大台北瓦斯(9908)

        大台北瓦斯(9908)屬民營公用瓦斯事業,適用天然氣事業法之規定,同一營業區域內,非經主管機關許可,不得設立同性質之公司,這是大台北的護城河。大台北瓦斯(9908)1041~8月份累計營收相較103年同期減少了22.08%,所以股價也從近一年的高點25元下滑至924日的21.75元。
        我們從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可以發現(表一),大台北瓦斯在1041~6月營業毛利達到351,144,000元,比103年同期328,772,000元還高,營業毛利率也從103年上半年的11.35%,提升到104年上半年的15.36%,在本業的獲利反而沒有受到月營收的減少而衰退。


表一 資料來源:公開資訊觀測站
        此時我們再來探究大台北瓦斯的本業獲利結構為何?103年的年報發現,售氣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84.43%,可見營業收入受到天然瓦斯價格的影響很大。


表二 資料來源:大台北瓦斯103年年報

我們從中油網站上取得10492日起的天然氣批發價格是每立方公尺()11.07元(表三),而大台北瓦斯官網上也公告92日天然氣售價也由13.89元調整為13.3元(表四),中間價差為2.23元,也就是大台北瓦斯每賣出1度天然氣會有2.23元的價差。
    依據公用天然氣事業天然氣售價及基本收費計算準則,天然氣計費分為基本費從量費
  1. 基本費之計算公式如下:
    每戶每月基本費=(表外管汰換作業成本+計量表成本+抄表成本+收費成本+定期安全檢查成本+資訊提供成本+按費率基礎分離之資金成本)/用戶數/12
  2. 從量費之計算公式如下:
    每單位從量費=(氣體作業成本+儲存作業成本+輸配作業成本+維修作業成本+按費率基礎分離之資金成本)/全年配氣量。
    所以對大台北瓦斯而言,瓦斯無論是漲跌價,均能完全轉嫁本業獲利不受影響,所以各位以後別再單用月營收來看天然氣公司的獲利,應該要用營收推估銷售度數是否成長比較合理。


表三 資料來源:中國石油網站



表四 資料來源:大台北瓦斯
至於104年第四季為何每股盈餘較第一季減損這麼多呢?最主要的問題是在持有之上市櫃股票認列跌價損失,分別為
1.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利益損失2,600,000元(會影響EPS)。
2.第二季股息收入較前年同期減少74280000元(會影響EPS)
3.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32,305,000元(不會影響EPS)。

依據第二季財報附註30,加權平均股數為500,865,000股,依據前述1.2.項合計數76880000/500865000=EPS影響數是0.1535元。


接下來最後的分析重點是減少的股息收入原因為何?1.是持股賣掉了嗎?2.還是股息將在第三季認列?
經查閱103年度年報現金流量變動情形分析(下圖),提到103年度股利收入260,167,000元收入外,未有相關更進一步說明,也未有持股大幅變動,除104年處分中保股份外,故初判為今年股息遞延至第三季入賬,實際情形仍得電訪才能確知。